江洧,钱武,何良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要求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国家制定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五年远景目标中指出,要加快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要主动适应新发展、主动对接新要求、主动回应新期待,就必须以专业目录修(制)订为先手,引领符合产业链需求的专业布局,引领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内涵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培养大批“适销对路”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人才支撑。
2005年,ky体育颁发了《普通高等ky体育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总共设置了21个专业,初步解决了高职专业设置的规范性问题;2015年,ky体育颁发《普通高等ky体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能源动力与材料专业大类共设置了49个专业,在大类下对技术类进行细分,除传统技术类外,新增加了新能源发电类,材料类也细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和建筑材料。这次专业目录修订,较好地解决了专业与岗位对接,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对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能源动力与材料行业生产业态发生巨大变化,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为了实现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精准对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此次专业目录修(制)订工作依据行业发展战略、研究新经济带来的市场变化,分析新技术带来的行业升级挑战,研判新职业带来的岗位供需变化,按照“明确定位、瞄准前沿、匹配需求、精准对接、跨界融合”的理念和“中高本”一体化设计的思路,通过调整合并部分专业、升级改造保留专业、补充增设急需专业、优化专业培养目标、完善职业能力要求与课程体系等措施,完成了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专业目录修(制)订工作,提升了专业内涵,适应当前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产业发展的需要。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原有中职、高职专科和本科专业分别为15个、52个和1个,总共68个。经过本次专业目录修(制)订,撤销了5个专业,新增16个专业,更名、合并或归属调整33个专业,保留31个专业,调整后专业总数为81个,总体调整变动率为73.5%。其中,能源动力类新设置中职专业13个,高职专科专业26个,高职本科专业4个;冶金、新材料类设置中职专业4个,高职专科专业18个,高职本科专业6个;建筑材料类设置中职专业4个,高职专科专业5个,高职本科专业1个。
一、明确定位,对接能源动力与材料行业人才链需求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专业目录按照中等职业教育对接岗位(群)、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专科对接技术技能领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突出技术领域高端人才、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原则,在专业对应的主要职业类别、培养目标设定、培养规格确定、核心课程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层级划分和衔接,中职、高职专科和高职本科(表1)三个层次的专业设置数量分别为20个专业、50个专业、11个专业,在数量上呈现“橄榄型”,更加适应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与规格需求。在职业面向上,中职专业主要面向职业分类大典中的几个相近细类(职业),定位在相对具体的职业岗位上;高等职业专科教育主要面向职业分类大典中的小类,定位在一定的技术领域内;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主要面向职业大典的第二类专业技术人员。例如,将原中职加工制造类硅酸盐工业及工业控制专业归属调整到建筑材料类,并更名为建筑材料智能生产技术专业,升级改造并新增建材智能生产工艺技术、工业互联网等核心课程,在原有核心课程中扩展区块链、大数据可视化处理基础、现代检测技术等内容,通过课程内涵变革,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更加适应新经济、新业态的要求;高职专科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合并了建筑材料生产与管理专业,使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面向得以拓展,由原来的仅仅面向非金属矿制品业,增加了面向国家“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制造”等新兴战略产业,并整合了4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新增建筑材料智能制造专业,面向非金属矿制品业和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制造新兴战略产业的高端技术技能岗位,开设建材智能工厂建设、建材智能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建材工业App和建材智能制造技术(分方向开设)等课程。这一修订,既满足了《建材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和《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新要求,又实现了中高本专业一体化的高度衔接。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活动为主线,并注重工作过程,分类设计“接续专业”入学学生课程体系和从“非接续专业”入学学生课程体系,系统化、科学组合课程内容,实现中高本纵向衔接。
二、瞄准前沿,引领能源动力与材料职业教育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高端市场发展不仅需要从事基础科学高端研究的人才,还需要大批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电力技术、新能源、冶金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和建筑材料等产业”,能源动力和有色金属材料工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基础产业和科技先导产业,在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新修订的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专业目录,分别在能源动力、冶金新材料和建筑材料方向增设了智能电网工程技术、电力工程及自动化、热能动力工程、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材料化冶金应用技术、储能材料工程技术、金属成型智能技术、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钢铁智能冶金技术、新材料与应用技术、建筑材料智能制造等11个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这些专业具有鲜明的高层次、复合型、实践性、技术应用性等特征,既不同于一般的普通本科高等教育,也不同于高职专科教育,体现了职业类型教育体系的纵向延伸,畅通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向上流动通道。通过人才供给侧的结构调整,缓解产业行业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矛盾,为产业升级发展提供职业教育领域的专业支撑。以能源动力类专业为例,增设的智能电网工程技术、电力工程及自动化、热能动力工程、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等4个职教本科专业,从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上看,有的面向电力工程的三维可视化设计等数字化技术,有的面向智能发电技术等智能化生产,有的面向智能配电网运维等智慧化生产管理,满足了新职业岗位对掌握数字技术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从培养内容上看,各专业在深化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接了当前国家电力系统30多个技术领域的多项新技术,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从专业目录向下衔接上看,电力工程及自动化和智能电网工程技术2个高职本科专业可以接续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水电站机电设备与自动化、水电站与电力网技术、输配电工程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供用电技术等8个高职专科专业,可接续的专业占同类高职专科的72%。高职本科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可以接续5个高职专科专业,占同类专业的62%;新能源发电工程职业本科专业可以接续专业也占同类专科专业的57%。
三、数字化改造,能源动力与材料专业设置紧跟技术进步
数字经济是新经济的社会形态,以数字经济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成为重要增长引擎,在“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新一轮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的大背景下,智慧型的开关设备、变电设备智能巡检技术、智慧线路管控系统、智能变电站仿真调测一体化技术、智能配电网运维控制技术、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与数字化移交技术等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深入,有色冶金和建材领域全周期信息化智能管理等技术也广泛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素质、知识、技能结构水平提出全新要求,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改造势在必行,也成为专业升级的关键举措。在能源动力与材料专业专业目录修订过程中,我们从3个维度对专业进行数字化改造,为专业实施数字化“赋能”。
一是专业名称实施数字化、智能化表述,凸显专业方向特征。例如,将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专业更名为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专业,增加“智能”二字,强调了分布式供电与微电网中“协调控制与能量优化技术、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检测”等新技术培养,将黑色冶金技术专业更名为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凸显技术领域数字化特征。通过目录修(制)订研制,本大类以“智慧智能”等冠名的专业,高职专科专业有8个,高职本科专业有5个,分别占高职专科专业和本科专业的16%和45%。
二是培养目标上明确数字化要求。人工智能、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正在快速渗透能源动力与材料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发展趋势可以类比当年计算机技术对生产生活影响,在所有专业培养目标中新增加了“具有信息化素养,能够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内容,就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网络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数字收集、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适应数据应用、智能生产、智慧管理为代表的新职场。
三是在课程设置上融入数字化、智能化内容。在进行专业内涵升级的研制过程中,我们用“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体现新技术的课程”以及“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拓展”的结构范式对更名、合并、新增专业的课程进行了优化,增设体现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技术课程达到50余门,75%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有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方面的拓展。例如,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专业,增设体现新技术的课程包括“智能微电网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等课程;输配电工程技术专业,针对数字测绘、电子化移交、三维可视等数字化技术在本专业领域的应用,在课程体系中,新开设了“输配电线路BIM信息技术”“线路工程数字测量技术”等课程;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增设了“大数据可视化处理”“建筑信息模型”等课程,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新开设了“智慧发电技术”等课程,水电站与电力网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水电站电气设备”新增了“智能开关设备、节能变压器、智能终端设备”等课程内容。通过以上途径实现了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
四、匹配需求,促进能源动力与材料人才供给侧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企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岗位设置上既有分化、复合,也有撤销。为了适应企业用人需求变化,本次目录修(制)订共撤销了5个不适应发展的专业,合并了7个专业,如,将风力发电工程技术、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合并为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专业,将金属材料质量检测、铁矿资源综合利用合并为金属材料检测技术专业。修订后的专业目录总体对应了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战略;对应“38项新职业”中的“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和“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等;对应“前沿领域”中的“人工智能”,对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以及产业数字化升级”中的“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表2)。调整后的专业目录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对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方面,对加快推动发展健康产业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在“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方面,对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基础设施安全和生态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精准对接,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本次专业目录修(制)订过程注重精准、全面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站位高,理念新,充分体现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专业设置得到优化,专业内涵大幅提升。凡是能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在修(制)订后的专业目录中都进行了精准对接,体现了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导向。
在新增设的专业中,有针对新能源应用而开发的地热开发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等专业,有反映高端制造的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技术专业,有适应新材料的稀土材料技术专业,新增的11个高职本科专业瞄准新兴战略产业和产业高端岗位。如,储能材料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智能电网、智慧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因此,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新增储能材料及应用技术专业,加快储能材料领域高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服务储能材料产业升级、推动国家能源革命和能源新业态发展提供支撑。如,智能电网工程技术专业,智能电网是当前全球电力工业关注的热点,引领了电网的未来发展方向,涉及从发电到用户的整个能源转换和输送链。在我国已经建立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并建设了诸多示范项目工程,各地电力企业在“十四五”规划中也把智能电网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产业不断升级。为了适应行业发展,考虑其技术含量,在高职本科目录中新增设了智能电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新型电力传感和测量技术、电力通信技术、智慧物联技术、智能配电技术、智能运检技术等新型课程(模块),支撑智能电网建设和电气数字化赋能城市智慧升级,为行业企业高端岗位提供技术技能人才。
在更名合并专业过程中,升级专业内涵,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精准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中职建筑材料智能生产技术专业、高职专科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和建筑材料智能制造专业对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制造,建筑材料检测技术专业对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制造、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则直接对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砼结构构件制造。
六、跨界融合,助力建筑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新型建材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适应整体房屋、集成厨卫、装饰装修一体化等的“装配式建筑”新业态,专业目录研制组在中职新增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技术专业、高职专科新增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对应服务包括PC构件深化设计师(员)、PC构件制作工程师(员、工)、PC构件质检工程师(员、工)、PC构件装配工程师(员、工)等新职业、新岗位。这种跨越建材、建筑两个行业的专业目录设计,能助力建材行业传承“大国基石”基因,适应新型建造方式和新基建的重大变革,搭上智能化时代的快车,占领世界建材科技的制高点,实现建材工业“宜业尚品、造福人类”新目标,开启建材行业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新征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2]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A/OL].[2020-08-1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2/19/content_5150090.htm.
[3]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A/OL].[2020-08-1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4]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能源领域新型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能发科技〔2020〕54号[A/OL].[2020-09-29].http://zfxxgk.nea.gov.cn/2020-09/29/c_139629966.htm.
[5]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办产业〔2017〕2063号[A/OL].[2020-08-20].http://www.gov.cn/xinwen/2017-12/26/content_5250485.htm.
[6]工业和信息化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联原〔2015〕309号[A/OL].[2020-08-26].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509/t20150906_224666.html.
[7]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工信厅原〔2020〕39号[A/OL].[2020-09-16].https://www.miit.gov.cn/jgsj/ycls/jzcl/art/2020/art_b188e1c99d564d65ab9f9f21fb3f7f0f.html .
[8]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的通知:工信部联规〔2016〕454号[A/OL].[2020-08-30].https://www.miit.gov.cn/jgsj/ghs/wjfb/art/2020/art_dd085851e4cb4901bf2d48cd2019f6e1.html.
[9]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能电力〔2015〕290号[A/OL].[2020-09-02].http://zfxxgk.nea.gov.cn/auto84/201508/t20150831_1958.htm?keywords=.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EB/OL].[2020-08-21].https://www.ndrc.gov.cn/fggz/fzzlgh/gjjzxgh/201706/t20170621_1196816.html.